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45    次浏览
本红2014年12月17日,寒风刺骨,是本溪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冰封的太子河河面上,一群冬泳爱好者接二连三地跳入被凿开的河水中。当天,辽宁省第九届全民健身冬泳邀请赛在这里举办。刘奇青是位冬泳爱好者,也是本溪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的队长。“一点儿也不冷,我今年60岁了,感觉跟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差不多!”一条泳裤、一双棉拖鞋,刘奇青赤身做着冬泳前的热身。准备完毕后,发令枪响,刘奇青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划几下水就跟对手拉开了距离。小组第一,是刘奇青那次比赛的成绩。本溪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是一支全部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队伍,队员大部分是冬泳爱好者。义务营救和打捞溺水者,他们已经坚持了近15年。目前,水上救援队有队员65名,平均年龄55岁,其中女队员3名。第一次救人差点陷自己于危难2014年是刘奇青冬泳生涯的第十四个年头。在河边长大的刘奇青,自幼酷爱游泳,年轻时在本钢上班,只要天气好就会约上几个爱好游泳的同事到太子河游上几圈。与他有共同游泳爱好的约几十人,形成了水上救援队的雏形。没有成立水上救援队之前,刘奇青和泳友们就经常救人。刻骨铭心的一次救援发生在2002年。当年7月的一天,刘奇青接受电视台一期关于未成年人户外游泳安全讲座的采访后来到太子河边,河边坐着两个年轻人。刘奇青换好泳衣,正要开始训练。突然,几声惊恐的呼救打破了宁静。刚刚坐在河边的两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跳入了河中。其中一名涉入深水区的溺水了,他的同伴在旁边惊呼求救。来不及多想,刘奇青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向溺水者游去。由于是第一次救人,刘奇青利用平时的游泳经验,绕到溺水者身后,想用手推着溺水者向岸边划行。但当他靠近溺水者时,那位年轻人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刘奇青不放。被抓住的刘奇青顿时感觉体力不支。幸好年轻人体重比较轻,刘奇青硬生生地将他拽上了岸。溺水者上岸后,体力不支的刘奇青瘫在了岸边。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后,刘奇青萌生了成立水上救援队的想法。经常和他一起游泳的好友们积极响应,陆续加入救援队。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培训相关救援知识。“你伸手拉一把,就是挽回了一条生命”是他们成立救援队的初衷。救人不图名和利几年前,一名21岁的小伙子淹没在太子河中。小伙子家住吉林省吉林市的农村,来本溪打工没几个月,在老家有下河野浴的习惯。得知小伙子溺水失踪的消息,他的父亲和哥哥赶到本溪,称即使人死了,也想找到亲人的尸体运回家安葬。水上救援队派出50余名队员沿着溺水地点向下游搜寻了三天,不放过任何一点希望,但最终找到的仍是小伙子的尸体。小伙子的家人对救援队十分感激,想给他们6000元钱作为酬谢。刘奇青和队员们谢绝了。事后,父子俩处理完亲人的后事,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给水上救援队,向他们表示感谢。看到锦旗,队员们感到比黄金还值钱,因为这是对他们义务救人的最高褒奖。刘奇青和队员们常说:“我们救人,从不为名和利,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敬畏生命。”肩上扛着更大的责任十几年来,救援队在太子河中救过的人已经数不胜数。刘奇青发现,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救援队员大都不懂得如何进一步施救。他回忆,有一次救上来一名年轻男子,虽然把人拉上岸了,可是当时自己不懂溺水后的急救方法,差点耽误一条生命。当时,救上人后,精疲力尽的刘奇青看着昏过去的溺水男子,以为学着电视剧里面的演员,双手用力按溺水人的胸部,等他吐出水来人就醒了,可是试了几次溺水者都没有苏醒。120赶到将人救醒后,救治的大夫才告诉刘奇青,溺水人肺内有大量积水,电视剧里的救人方法是不科学的。要是再晚一点,溺水者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刘奇青顿悟,水上救援队不仅要把义务救人这项工作坚持干下去,还要懂得怎样科学救人。2014年11月30日,对刘奇青和他的队员们来说是特别的一天。这天,他们“转正”了——本溪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正式成立。宣誓大会上,刘奇青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队员们说:“这辈子,我们宣过两回誓,第一次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是水上救援队成立,从今往后,咱们肩上扛着的是更大的责任。”